MDT简讯No37上海长征医院胰胆
2021-4-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180306/6084139.html长征胰胆外科预祝大家春节快乐HappyChineseNewYear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1月09日(周一)下午14:00-17:00,在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37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参加者包括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介入科、中医科等科室的医生。讨论并决定了五例胰腺相关疾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病例讨论(一)、普外四科冀蒙医师《十二指肠乳头占位一例》
患者为48岁女性,患者因“皮肤巩膜黄染2月,ERCP检查并留置胆道支架术后2周”入院,血常规:Hb89g/L;肝功能:r-GT98U/L↑,AKPU/L↑,余指标基本正常。肿瘤指标:CA:38.56U/ml,CA15-3、AFP、CA19-9、CEA:正常范围。胆道支架置入术前查MRCP:胆总管下端梗阻,肝内外胆管扩张。内镜下活检病例示:十二指肠乳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一周前查胰腺CT增强提示:胆道支架引流术后改变,胆道积气。
普外四科陈军主治医师:该患者MRCP可见肝外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梗阻位置较低,呈“截断”征,行ERCP支架置入后增强CT静脉期可见十二指肠乳头部可疑肿块突入十二指肠腔内,有强化,一般十二指肠乳头良性病变较少引起梗阻性黄疸,故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具备手术指征。
普外四科陈丹磊主治医师:该患者MRCP可见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呈“截断”征,引起梗阻性黄疸,增强CT静脉期可见十二指肠乳头部可疑肿块,有强化,内镜下活检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原位癌”,具备手术指征。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1、诊断方面:该患者MRCP可见肝外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管下段呈“截断”征,位置较低,但胰管不扩张,考虑梗阻点位于胰胆管开口处,胆管内未见低信号影,可排除结石,增强CT见肿块不明显,仅静脉期可见十二指肠乳头部突入肠腔的可疑小肿块,有强化,胰头部、胆管下段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以协助诊断及判断有无占位及起源;2、手术指征方面: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活检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原位癌,而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一般较少引起梗阻性黄疸,故该患者具备手术指征,但术前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3、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面:该患者手术方式应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患者两月前诊断为梗阻性黄疸,黄疸指数较高,减黄指征明确,但在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减黄措施选择上应首选PTCD,因支架置入胆管周围炎症反应较重,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同时胆管壁的炎症亦容易导致术后胆肠吻合口瘘及感染的发生。
(二)、普外四科冀蒙医师《胰头囊性占位一例》
患者68岁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半月”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肿瘤指标:AFP、CA19-9、CA15-3、CA、CEA:正常范围。上腹部MRI平扫+增强:胰头囊性肿瘤,囊腺瘤。
普外四科陈军主治医师:由患者MRIT1加权可见胰头部低信号占位,T2加权呈水样高信号,最大直径约6-7cm,增强后可见其内有强化的分隔,似“蜂窝状”,考虑浆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
普外四科汤靓主治医师:由患者MRIT1加权可见胰头部低信号占位,T2加权呈水样高信号,增强后可见其内有强化的分隔,胰、胆管均不扩张,考虑胰头部的囊性肿瘤,最大直径大于6cm,具备手术指征。
普外四科陈丹磊主治医师:该患者MRIT1加权可见胰头部低信号占位,T2加权呈水样高信号,既往无胰腺炎病史,故可排除假性囊肿,增强后可见其内有强化的分隔,并有可疑的附壁结节,考虑胰头部的粘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具备手术指征。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1、诊断方面:由MRI检查可见,该患者囊性肿瘤诊断明确,诊断主要对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胰腺假性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进行鉴别,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胰头部,囊液密度往往较低,多房时一般由直径小于2cm的囊腔组成,呈“蜂窝状”,为良性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好发于胰头部,特别是钩突部,呈多发囊状扩张、主胰管扩张等表现,分为主胰管型或分支胰管型,影像学形似葡萄串;假性囊肿往往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性占位;粘液性囊腺瘤好发于胰尾部,单个多见,亦可呈多房性,但数量往往小于6个,大小不等,直径往往大于2cm以上,形似柚子,该患者MRI可见该囊性占位囊壁不规则,增强后可见囊壁及分隔有部分实性成分,并强化,部分似乳头状结节,故考虑粘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依据胰腺囊性肿瘤治疗指南,大于6cm以上浆液性囊腺瘤、大于3cm以上的粘液性囊腺瘤或怀疑囊腺瘤恶变,均具有手术指征;2、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面:该患者手术方式应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难度不大,术中注意事项及难点主要体现在该患者胰胆管均不扩张,胰腺质地软,故保证胰肠、胆肠吻合质量是预防术后发生胰瘘、胆瘘的关键。
(三)、普外四科付志平医师《胰尾部囊性占位一例》
患者26岁女性,因“体检发现胰尾部囊性占位二十日余”入院。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手术史。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均正常。肿瘤指标:CA19-9、CA、CA、AFP、CEA:正常范围。上腹部CT平扫+增强:胰尾部囊性占位,考虑假性囊肿或囊腺瘤可能。腹部MRI平扫+增强:胰尾部囊性占位,囊腺瘤可能。
普外四科陈军主治医师:该患者CT平扫可见胰尾部囊性占位,可见分隔,囊液呈水样密度,强化后分隔可见强化,大囊直径大于3cm,结合该患者为女性,考虑粘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具备手术指征,手术方式考虑为胰体尾脾脏切除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医师:1、该患者CT平扫可见胰尾部囊性占位,可见分隔,强化后分隔可见强化,MRI可见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强化后其内分隔有强化,其大囊直径大于3cm,依据其特点,可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胰腺假性囊肿诊断,其粘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但其囊壁薄,囊内液体密度呈水样密度,故不排除为真性囊肿可能;2、手术方式:术中可进一步探查,根据其囊液性状,如为粘液性囊腺瘤,则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如为水样,考虑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囊肿剥除术或胰尾局部切除术。
(四)、普外四科殷鹏医师《十二指肠壶腹占位一例》
患者为50岁女性,因“皮肤巩膜黄染一月余”入院。肝功能:TB:umol/L、DB:umol/L、Alb:36g/L、ALT:73U/L、AST:51U/L、r-GT:U/L、AKP:U/L。肿瘤指标:CA19-9:.90U/ml,CA、CA、AFP、CEA:正常范围。上腹部MRI平扫+增强: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考虑十二指肠壶腹部恶性肿瘤。
普外四科冀蒙医师:该患者MRCP可见肝内外胆管、胰管均明显扩张,而MRI增强见占位较小,考虑为壶腹癌或胰腺起源的小胰癌侵犯临近的胆管,周围血管未见受累,手术指征明确。
普外四科刘安安主治医师:该患者MRCP可见肝内外胆管及胰管均扩张,MRI增强后可见胰体尾部萎缩明显,于胰管梗阻的近端可见一低信号结节影,考虑胰腺起源的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远处未见转移,局部血管未见受累,具备手术指征,手术方式考虑为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1、诊断:MRIT2加权可见胰、胆管扩张,增强后可见胆、胰管梗阻点的近端一稍低信号的占位影,其胰尾部萎缩明显,考虑病程较长,但肿块不大,考虑肿瘤生物学行为侵袭性低,考虑起源于壶腹的恶性肿瘤,亦不能排除胰头起源的神经内分泌癌可能,壶腹部肿瘤可起源于胆管上皮、胰管上皮或十二指肠,其预后亦不相同,具体明确需依赖术后免疫组化;2、该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未见远处转移及局部侵犯不可切除证据,可达到R0切除,手术方式为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五)、普外四科殷鹏医师《梗阻性黄疸一例》
患者为48岁男性,因“皮肤巩膜黄染10天”入院。肝功能:TB:umol/L、DB:umol/L、Alb:38g/L、ALT:U/L、AST:73U/L、r-GT:U/L、AKP:U/L。肿瘤指标:CA19-9:U/ml,CA、CA、AFP、CEA:正常范围。MRCP:肝内外胆管扩张。胰腺CT平扫+增强:胰头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超声内镜:胰头部低回声占位,大小42*38mm。
普外四科刘安安主治医师:该患者MRCP可见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管末端明显狭窄,胰管轻度扩张,增强CT可见胰头钩突部一低密度占位,符合典型胰腺癌影像学特点,远处无转移,局部血管未见受累,可R0切除。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MRCP可见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管末端“偏心性”狭窄,胰管轻度扩张,增强CT可见胰头钩突部一低密度占位,符合典型乏血供胰腺癌影像学特点,胰头后方脂肪组织间隙存在,动、静脉血管无累及,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远处无转移,为可切除胰腺癌,治疗首选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通讯员:陈军陈丹磊杨光
年01月09日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