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和靶向生物疗法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

二、宫颈癌有什么危害?

1、引起女性不孕的产生

、严重影响生理生活

3、对子宫造成致命损伤

4、导致身体多部位的病变

三、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HPV病毒

HP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有高度的特异性。主要类型为HPV1、、6、11、16、18、31、33及35型等,HPV16和18型长期感染可能与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大多数情况下,生殖器感染了HPV病毒后都可以自愈,所以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感染某些HPV并转成慢性,就有可能引发宫颈细胞的病变,这种病变可能导致癌症。全世界范围内,90%的宫颈癌是由HPV病毒引发的。墨西哥宫颈病理学专家特雷莎·罗哈斯说,HPV病毒几乎是所有宫颈癌的元凶。

四、感染HPV途径是什么?

⒈性传播途径;

⒉密切接触;

⒊间接接触: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⒋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时防护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过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⒌母婴传播:是由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五、HPV如何诱发宫颈癌?

如果HPV呈阳性,说明体内存在HPV病毒,很有可能在宫颈部位导致细胞异常。这些癌前病变并不必然意味着癌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细胞有可能为变成癌细胞创造条件,当量变成质变时,就会形成宫颈癌。

六、宫颈癌及癌变常用的检查方法

1.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法),为早期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图片非常不清晰,容易漏诊,目前临床上很少采用。

.TCT或LCT(薄层细胞检测或液基细胞检测),为目前最常用的宫颈细胞检测方法,为现在主流的细胞学检测手段;其阳性结果一般表明已经发生癌变或者癌前病变,属于阶段性已患疾病检测方法。

3.HPV病毒学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都是测HPVDNA,主要结果也是表明是否感染了HPV,但是无法确定是一过性感染还是持续感染,无法明确病毒癌基因是否整合到宿主细胞而导致宫颈病变,无法确定感染后是否对人体产生了影响和导致了癌前病变或是癌变。

4.阴道镜检测,可直观的看到宫颈表面的情况,无法看到宫颈细胞内部的变化,当发现异常时,宫颈基本已经发生了病变,同时有些宫颈管内部的病变阴道镜有时候也无法观察到。

5.组织病理检查,作为形态学诊断的金标准,为确定宫颈癌病变及其程度提供直接依据,也为临床确诊提供直接证据,并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但病理学所看到的都是已经发生的病变,无法预估病变的进展情况。

七、HPV阳性治疗误区

普遍使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激光、外涂药物等,其目的都只是去掉临床内眼可见疣体,却难以祛除亚临床及潜伏感染,造成治标不治本致使反复复发。

如果凭简单传统的化验手段,结果只能证实HPV颗粒的存在,忽视亚临床型和潜伏型。

八、宫颈癌预防和治疗新途径——靶向生物疗法

靶向生物治疗,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与宫颈癌疫苗共同培养成可以识别并杀灭病毒及其感染细胞的靶向免疫细胞,再将其回输人体,对病毒进行精确性、特异性、主动式攻击,杀灭体内病毒,实现了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此种技术能够高效减缓和阻止HPV病毒扩散,从内在消除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由HPV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生命威胁。使相当部分尖锐湿疣、HPV阳性者在短时间内达到治愈的目标。是目前最新、效果最好、无任何副作用的生物治疗方法。

九、靶向生物疗法的预防性

预防胜于治疗,靶向生物疗法不但可以治疗宫颈癌,还可以提前预防有HPV16和18型病毒引起的宫颈癌。

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非常常见,70%-80%的妇女一生中都曾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过。人乳头瘤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所有的性生活妇女都易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阴性者也适用于此种靶向生物治疗,比三次单纯疫苗注射简单,且效果肯定。









































白殿风病传染吗
白殿风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yf/108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