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可以治痛经真正副作用不少,一年

2024/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baibanzhuanqu/m/26327.html
小婷跟男朋友安仔同居2年了,由于二人现在还没有生孩子的计划,所以平时小婷都是通过服用避孕药来避孕,偶尔让安仔戴套,安仔却不大愿意:“戴套不舒服,你吃避孕药多省事,听说长期还可以防癌呢!”小婷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安仔根本不爱她,都是在胡说八道,自己吃了这么久避孕药,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了,怎么可能防癌?再说了,他连戴套都不愿意,以后不愿意的事情怕是更多。考虑到以后的事,小婷向安仔提出了分手。口服避孕药真的能防癌吗?关于避孕药防癌的观点主要聚焦在降低卵巢癌患病风险上。纽约布法罗罗斯威尔公园综合癌中心和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例被诊断患有卵巢癌的12个月内死亡的患者的数据与近名无卵巢癌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调整了年龄和女性是否分娩等因素后,使用避孕药与卵巢癌诊断后1年内死亡风险降低46%相关。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癌研究协会会议上公布的一项新的研究也表明,卵巢癌是最具侵袭性的疾病形式,避孕药对其的保护作用最强。然而英国一项针对例女性进行25a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避孕药≥6a的人群,其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区的异常不典型增生明显增加。此外,在排除早产、吸烟及社会文化程度等因素后,口服避孕药的宫颈癌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避孕药在癌症防治这一方面仍无严谨的定论,还需要更多证据来得出结论。长期服用避孕药对女性有健康影响口服避孕药作为一种紧急避孕方式,有利也有弊。研究显示,连续服用避孕药对于痛经、月经过多等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周期治疗。不少患者在避孕药周期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方式,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些女性很烦“大姨妈”到来,服用避孕药可以延迟月经周期。痛经的朋友不用再忍受每个月的痛不欲生,月经过多的朋友不用再经历每个月淋漓不尽的困扰,喜欢游泳、运动的朋友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避开经期。但连续服用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长期服用或者滥用,则很有可能为身体带来沉重负担,如对宫颈、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造成严重损伤,致使出血甚至不孕。特别是对于未婚少女而言,因其内分泌生殖器官还未能发育成熟,如果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对卵巢和子宫的发育将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可引发不孕的严重后果。可见,服用避孕药并不是百无禁忌,医生建议紧急避孕药一年内最好不要超过三次。另外,一些人群也不适合服用紧急避孕药:如肝功能、肾功能不好的人群,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群都不宜服用避孕药;糖尿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也不宜使用;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女性,建议在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再选择服用避孕药。另外值得强调的是,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且能进入乳汁,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避孕不止口服避孕药一种如何更有效地避孕是每对夫妻或情侣在准备好孕育新生命之前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目前已有的避孕方式和用具多种多样,除了避孕药,还有哪些是安全、有效的呢?1、自然避孕自然避孕是指根据女性月经周期,间接识别排卵前后的易受孕期,在这个时期禁欲,避免受精。但部分女性的月经周期并不规律,也存在一个月排卵两次的可能,故此种方式避孕失败的可能性较大。2、器具避孕主要指使用避孕套避孕。男性避孕套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避孕方式之一,使用简单、副作用小,除有效的避孕效果外,还能有效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降低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常见性病的传染几率。3、手术避孕最安全的避孕措施是宫内放置节育环或结扎,包括女性输卵管结扎和男性输精管结扎;这些方法长期有效,避孕率最高,但由于手术不可逆,术前需要慎重考虑。总结: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百分百的避孕,对于避孕药而言更是如此。不想造成“意外”,需要伴侣双方的共同防护,单纯把风险放到女性身上,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一个男生真的爱你,怎么会只考虑自己片刻的欢愉而让你背负躺上手术台的风险?一个婚前就没有责任意识的男人,更不可能指望他婚后有责任感。女孩要学会爱自己,不止于避孕。参考资料:[1]董爱英.宫颈癌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处方药,(03).[2]段庆美.40例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引起女性不孕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03).[3]史扬,徐冠英.不同避孕方法对自然绝经年龄影响的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08).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yf/119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