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引起胆囊壁增厚的疾病
2020-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来源
新乡医学影像
一、餐后胆囊
吃过饭以后,胆囊收缩,胆囊壁比空腹的时候明显增厚。
二、急性胆囊炎
多见于45岁以下女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高热,黄疸;右上腹压痛,Murphy征(+);WBC↑。胆囊壁弥漫性增厚,3mm,壁内可见低密度带;增强扫描壁呈分层状强化,内层强化明显且时间较长,外层为无强化的组织水肿层。
三、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即可发展成慢性胆囊炎;常与胆结石伴发,二者互为因果。胆囊缩小,间可增大;胆囊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有钙化;增强扫描示增厚的囊壁均匀强化
四、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性疾病,在胆囊壁内形成黄色斑块或蜡样质性的肉芽肿为本病特征。胆囊增大,壁增厚以弥漫性增厚为主,胆囊底部更为突出,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低密度区,胆囊黏膜线(多发肉芽肿的存在,将薄层肌层连同粘膜层推向胆囊腔,CT显示为密度较高的线状影,称之为粘膜线。此粘膜线可完整地显示,也可局部显示,类似胆囊的局部分隔)。弥漫性增厚病例增强扫描典型者表现为“夹心饼干”征,即增厚的胆囊壁内外环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可见低密度多发结节。延时期间见延时强化。增厚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XGC的特异性CT表现。
五、陶瓷样胆囊
慢性钙化性胆囊炎。几乎都有胆囊结石。症状轻微。癌变者高达22%。胆囊壁连续性、断续性壳样钙化。除钙化外,还见于纤维化、胆囊壁内积气
六、胆囊癌
可能与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长期刺激有关。好发于胆囊底部或颈部,可伴有胆囊结石。70-90%为腺癌,少数为鳞癌。80%浸润性生长,环壁增厚;20%呈乳头状生长,突入囊腔。厚壁型:囊壁不规则或结节状增厚。
七、胆囊腺肌症
正常胆囊壁缺乏粘膜肌层。本病为粘膜上皮过度增生并直接突入增厚的固有基层内,甚至深达浆膜下,形成囊壁内憩室样变,即罗-阿氏窦增大和增深
。胆囊缩小、变形、壁增厚等。可累及胆囊全部、或呈节段性。少数憩室内并发小结石。
八、肝硬化
1.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进而引起门脉属支-胆囊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胆囊壁的血流淤积,胆囊壁充血水肿。
2.肝硬化时如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胆囊壁内液体积聚、水肿。而腹水的浸泡效应和伴行的低蛋白血症更容易导致胆囊壁增厚。
3.肝胆淋巴回流障碍。腹膜包裹胆囊大部分后,在胆囊窝周缘移行为肝包膜。肝硬化时胆囊淋巴回流受阻,与部分未经吸收的肝淋巴在通过肝包膜漏入腹腔前首先引起胆囊壁水肿。
九、肝炎
十、胰腺炎
十一、肾盂肾炎
十二、充血性右心衰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