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2020-1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转自:周军华的超声空间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超声对监测卵泡发育和有否排卵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方法,对卵泡发育的异常和各种排卵障碍能比较明确地进行诊断。

临床上最常见的卵泡发育异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卵泡发育不良或无卵泡发育

卵泡生长缓慢或未见卵泡发育,或两侧卵巢内仅见直径5mm的小圆形无回声区,随访过程中不见卵泡逐渐增大。卵泡较早停止发育,卵泡壁厚且不规则,形成卵泡闭锁,亦称小卵泡周期。

2.未成熟卵泡排卵

无一卵泡直径≥15mm,且常有形态欠规则,张力偏低等表现。一般认为卵泡直径必须超过18mm,其排出的卵母细胞才有受孕的可能,否则排出的是未成熟卵子。

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LIFS)

优势卵泡形成后卵泡继续增大,直径可达40mm以上,包膜增厚或界限模糊,囊内渐变为不均匀低回声,直到月经来潮后囊泡才减小或消失。未破裂卵泡亦由持续生长而形成卵泡潴留,直径可达40mm,但囊壁薄,张力大,内部呈典型的无回声区。

4.延缓排卵

优势卵泡形成的时间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排卵在第12~18天,而延迟排卵者排卵可在月经周期的第21~40天,有时亦可由原先确认的优势卵泡发生萎缩,而另有一卵泡发育长大而成新的优势卵泡,最后可排卵,结果造成临床上排卵延迟的现象以及安全期避孕的失败。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是由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症候群。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毛、肥胖和不孕等症状。声像图表现:主要是两侧卵巢明显增大、饱满,最大径线可达5cm;卵巢包膜增厚表面回声增强;卵巢皮质层内有多达10个以上的小卵泡无回声区,内径2~5mm。卵巢中央髓质部亦明显增强。

6.多囊泡卵巢:(MFO)

为青春期女性的一种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与闭径;超声表现:卵巢稍大,不饱满,内多发小囊泡,10个左右,直径约5mm。

正常周期卵泡发育的超声观察超声表现:卵泡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从周期的第5~6天卵泡直径约为5~7mm,第10天时卵泡直径可达10mm。正常周期中卵泡发育的速度比较恒定,约1~3mm/d,最快可达4mm/d,愈临近排卵期,增长愈快,排卵前5小时可增长7mm。有学者(Dervain)曾报道,对一组对象逐日精确测定卵泡大小并与E2、FSH、LH、宫颈粘液及BBT等对照观察,发现卵泡生长有三种类型:①迅速增长型,一日间卵泡直径可增长一倍;②排卵前2~3天,每日增长2~3mm;③排卵前数小时内可增长6~7mm。一般来说,卵泡增长速度比卵泡的大小在预测排卵中更为重要。卵泡增长速度的异常可影响卵子质量而发生流产,如卵泡期短的妇女其卵泡增长速度加快,或卵泡期虽正常,但卵泡增长速度不规则等均提示卵子质量不佳。

成熟卵泡的声像图特征:

①卵泡最大直径达20mm,优势卵泡最大直径范围为15~20mm,直径小于15mm者为生长卵泡。②卵泡外形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壁薄而清晰,或可见内壁卵丘所形成的一金字塔形的高回声,多在排卵前24~30小时易于显示。亦可见优势卵泡周围有一低回声晕(多由排卵前卵泡膜组织水肿所致)。③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侧无卵巢组织覆盖,并向外突出。

已排卵的超声征象:

①卵泡消失或缩小,可同时伴有内壁塌陷征象。

②在缩小的卵泡腔内有细弱的光点回声,继之原腔穴增大,有较多的强回声,提示有早期黄体形成。

③子宫直肠凹内有少量液性无回声区,此种情况约占50%以上,此征象可能是卵泡破裂后卵泡液的积储,亦可能是腹膜对排卵的反应。但仅以此不能作为有排卵的依据。

更多历史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yy/116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