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
2016-1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年9月第8卷第3期CHINJOSTEOPOROSISBONEMINERRESVol.8No.3September20,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再发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特别是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合理干预将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拟此共识,旨在倡导多科协作模式,加强骨质疏松骨折后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再发骨折,实现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提出的“让第一次骨折成为最后一次(Stopatone,makeyourfirstbreakyourlast)”的目标。 一、概述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骨质疏松时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骨折,故属于脆性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据估计,全世界3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后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将会罹患一次骨折。对女性而言,这种风险比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的风险之和还要高;对于男性,骨折风险比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据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IOF)亚洲调查估计,中国、印度和日本每年分别发生68.7万、44万和11.79万例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大,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再发骨折风险高。有研究数据表明,约8.4%~36.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发生一次髋部骨折后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将增加2.5倍,发生一次椎体骨折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将增至5倍,其他部位骨折风险增至2~3倍。老年人群由于骨质量更差、钙和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和易于跌倒等因素,将会导致更高的骨折风险和病死率,据预测,-年亚洲老年人群中髋部骨折发生率将增加7.6倍。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及病死率,给社会尤其是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髋部骨折为例,来自北京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年到-年间,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髋部骨折增加了2.76倍,男性增加了1.61倍。国内一项针对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研究显示,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5d,男性为34d,髋部骨折总体花费平均为元。可见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消耗国家大量医疗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慢性疾病,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三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骨质疏松症在中国正在逐渐被患者、医务人员和政府所白癜风的饮食影响治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