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术后标准化治疗方案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子宫内膜癌术后放、化疗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I期
Ia期病变限于内膜,G1、G2、G3
Ib期子宫肌层受累<1/2,G1、G2、G3
Ic期子宫肌层受累>1/2,G1、G2、G3
II期
IIa期仅宫颈腺体受累,G1、G2、G3
IIb期宫颈间质受累,G1、G2、G3
III期
IIIa期病变累及子宫浆膜层或附件或腹腔细胞学阳性,G1、G2、G3
IIIb期阴道转移,G1、G2、G3
IV期
Iva期病变侵犯膀胱或直肠
IVb期肿瘤远处转移
术后放疗指征:原则上手术分期为Ia期病例不需要术后照射。但病理为高危型者(如腺癌G3,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者)仍以术后辅以放疗为妥。从妇癌治疗国际年报22期收集5年生存率及高危病理型的生物行为来看,单纯子宫、双附件切除术Ia期G1其5年生存率达96%,G2为91%,G3则为85%,而高危病理者又易于子宫外及腹腔转移。
Ib期高、中分化腺癌可结合宫腔内肿瘤体积、范围、脉管区是否受累考虑是否给予术后放疗;Ib期低分化者必须给予术后照射。
现中医院,对全子宫附件切除后的病例,除子宫不大、颈管未受累、组织类型及分化较好者、浅肌层受累者外均给予术后放疗。
术后照射方式:术后照射常以体外+阴道治疗为主,如此可将生存率提高10%左右,将阴道复发率由10%--20%降至2%--4%。术后体外照射常采用全盆腔大野对穿照射,中平面组织量予以40—50Gy。若加延伸野主动脉区照射,腹腔中平面剂量给予35—45Gy。
手术后化疗可明显改善预后,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方案,如CAP,CAF,TP方案。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尤其孕激素受体阳性者,使用孕酮联合化疗可起到较好作用。孕激素受体阴性或弱阳性者,孕酮治疗反应不好,但与三苯氧胺联用,可增加孕酮治疗反应。
CAP方案:环磷酰胺—mg/m2,静脉滴,第一天;阿霉素30mg/m2,静脉冲,第一天;顺铂50mg/m2,静脉滴,第一天;每3—4周重复一次,治疗前水化。
CAF+孕酮方案:环磷酰胺—mg/m2,静脉冲,第一天;阿霉素30—40mg/m2,静脉冲,第一天;5-氟尿嘧啶—mg/m2,静脉点滴,第1—3天;每3—4周重复一次。同时口服甲地孕酮mg,每日一次,或甲孕酮—mg,每日一次,疗程中不间断。
TP方案:紫杉醇mg/m2+5%葡萄糖液ml静滴24h;或紫杉醇mg/m2+5%葡萄糖液ml静滴3h,第一天;顺铂70—75mg/m2+0.9%生理盐水ml静滴,第2天水化,利尿或将剂量分成第二和第三天两次输入,4周一疗程。化疗时应注意过敏反应。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