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胆囊息肉要不要切除医生5个条件符合1

202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有胆囊息肉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一些胆囊息肉的临床症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胆囊息肉早期征兆是什么

1、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

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本病。

并且在检查中,3毫米以下的胆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很难被发现,所以很容易被漏诊。

在此建议大家每年做一次体检,如果身体出现什么异样以便能尽早进行治疗。

2、右上腹轻度不适

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胆囊息肉患者并无症状,只有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隐匿性强,常给人们造成不痛不痒、身无百病的假象。正是由于胆囊息肉早期毫无症状的表现,容易使患者忽视它的存在,而延误治疗。

但是当这种疾病发作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患者可以说是饱受折磨,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不可挽回的伤害。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严重吗?

B超是体检中重要的一环,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肝胆B超那一项检查出了胆囊息肉,就会立刻恐慌,害怕患上癌症,其实胆囊息肉并不等于癌症!

胆囊息肉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其中真性息肉指的是胆囊腺瘤、腺肌瘤、腺瘤样增生、炎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而假性息肉则是胆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等等,没有癌变的风险。

而在临床检测中70%的胆囊息肉属于假性息肉,恶性息肉占少数,所以,面对胆囊息肉,大家不必过于担忧。

“坏蛋”胆囊息肉如何分辨?

由于假性息肉对人体并没有太大的威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需要切除。一般医学上针对胆囊息肉的检查判断都基于B超为主,一些特殊情况可使用核磁共振来进一步确诊,所以胆囊息肉能否切除也是以这两项检查的结果来入手。

通常情况下,真性息肉需要及时切除,防止恶变;而假性息肉则要视情况而定。

从临床经验来看,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要高度警惕,而大于1cm的胆囊息肉最好切除,癌变风险较大。

另外,患者年龄超过50岁,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史,或者检查发现局灶性胆囊壁厚度大于4mm,都建议患者切除胆囊息肉。

不用切除的胆囊息肉如何观察?

不用切除的胆囊息肉一般都是小于1cm的息肉,但是其真假性、风险性都不同,所以要进一步根据大小范围和致病风险来有针对性地观察。主要的观察手段就是B超。

1、小于6毫米的胆囊息肉,如果有致癌风险,要以半年、一年为期限,阶段性地观察,防止病情变化,而没有致癌风险的则分别为1年、3年、5年,逐渐增加复查周期;

2、大于6毫米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没有致癌风险就要以半年、1年、2年为期限来观察,这几种情况能够确保不同大小,不同风险性的胆囊息肉对人体伤害最低。

3、完整的观察期最少要保持五年,如果五年胆囊息肉都无变化,那么之后就可以停止观察了。

延伸:切除胆囊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是人体内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而胆汁则是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一种物质,所以可以说胆囊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体消化系统。

不过,虽然胆囊对于人体消化系统很重要,但如果病情需要,切除胆囊也不会对人体造成特别大的伤害。因为胆囊属于储存器官,而不是生产器官,胆汁有由肝脏生产,所以切除胆囊只会改变人体的胆汁输送速度和浓缩能力,短期内会出现消化异常的情况,但是适应之后便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体内缺少浓缩型的胆汁,也会导致病人对食物的选择产生变化,所以,胆囊也并非可有可无,仍需我们注意保护。

胆囊是人体内输送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它影响着消化能力,所以保护胆囊首先就要注意饮食,避免胆固醇高的食物,因为它会增加胆囊的“工作量”,而饮食间接影响了胆囊的工作,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大连致海外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大连致海外服)是一家提供海外医疗机构高端个性化体检;医院癌症医疗;海外私人定制旅游;海外留学生管家服务和对外投资、贸易交流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

垂询——

盘锦分公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hl/116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