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癌年轻化的宫颈癌如何应对与治疗
2016-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现阶段宫颈癌的发现、诊断、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宫颈癌发病率逐渐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年轻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治疗方式有待改进,小编向读者介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现状。
1.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每年约有37.12万个新发病例,约20万人死亡,其中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约占全世界的1/3。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逐年增长和年轻化趋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只要积极的筛查和治疗癌前病变,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
2.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肉眼观察法、细胞学检测、HPV-DNA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卫生状况及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合理选用筛查技术或多种筛查方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从而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3.宫颈癌的诊断
对于年轻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不洁性接触史、白带异常等病史患者,应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早期宫颈癌多数症状不明显,宫颈糜烂状,无明显肿瘤形态,易漏诊,亦应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阳性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或颈管搔刮术,持续阳性者必要时行宫颈锥切术。
4.宫颈癌的治疗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的明显前移及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由于普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和检测技术的提高,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也明显增加。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这些早期患者多数可以治愈或长期生存,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手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保留生育功能
(1)子宫颈锥切术:适于Ia1期年轻宫颈癌患者。
(2)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此为保留生育功能最常见术式,适于Ia2-Ib1期且肿瘤直径≤2cm、间质浸润≤1/2的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
(3)新辅助化疗联合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颈切除术或子宫颈锥切术:对局部肿瘤较大(或肿瘤浸润间质>1/2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使子宫颈局部肿瘤缩小,然后再行子宫颈切除术或子宫颈锥切术,从而达到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
(二)保留卵巢功能
卵巢是维持女性内分泌活动的重要器官,卵巢功能的保持,可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处于正常的反馈调节状态。宫颈癌患者卵巢转移是比较少见的,鳞癌的卵巢转移率为0.19%~1.3%,腺癌为1.4%~8.2%,切除卵巢造成的女性激素失调比保留卵巢发生肿瘤的威胁要严重的多。一般认为Ia期的鳞状上皮癌卵巢转移的可能性不予考虑。过去很多学者认为宫颈腺癌手术时保留卵巢是不可取的。对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保留卵巢时,应将卵巢移位或移植到术后放射治疗放射野以外的部位,以保持卵巢功能。
(三)保护性功能
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根治手术,但手术会导致患者的阴道缩短3cm以上,使性交困难,严重影响性生活。宫颈癌治疗后的性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最持久的因素。近年来重建阴道术和阴道延长术分别被应用于临床,重建阴道术通常是在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上行乙状结肠人工阴道成形术,由肠段来替代切除的阴道,让患者过上一个正常妇女的生活。阴道延长术是将阴道前、后壁断端分别与膀胱、直肠反折腹膜连续缝合,于缝合的阴道断端上方3~4cm将直肠与膀胱的浆肌层间断缝合即形成阴道顶端,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针对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应加强女性防癌观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有性生活后的女性应按时进行癌前筛查,做到早诊早治。对于早期的年轻宫颈癌患者,在保证生存率的前提下应保证生活质量。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结果,减缓宫颈癌年轻化的趋势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
文字来源:青稞网
重要通知:
肿瘤专家,上海民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许国原将于3月30号来杭,4月1号来甬为患者咨询肿瘤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拨打
许国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从全国名中医张存权,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年门诊量1万余人,治疗患者超过10万人次。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中医肿瘤学》编委,上海国际医疗服务中心教授。
擅长:胃、肠、肝、胰腺、乳腺、卵巢、肺、肾等癌症的综合诊治。特别是在运用中医药防范治疗癌症转移复发疗效独特。
“民生浙江健康家园”为您提供与肿瘤、健康有关的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