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揭示每日多吃一个鸡蛋,是否会增加
2024/4/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胆固醇偶尔升高的王大爷看到这条健康科普新闻报道彻底犯了难,这我到底是该不该吃啊!
本着有疑问找专业医师的态度,王大爷医院工作的儿子的电话。
“爸啊,多吃鸡蛋会增加癌症和心脏病风险这回事我还真的不确定,我等会查查资料、仔细问问,我再跟您回复啊。您先别着急。”
鸡蛋可以说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而每天一个鸡蛋是公认的健康早餐必备食物。
众所周知,鸡蛋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白质、蛋黄素,还有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正如标题所说的,每天吃鸡蛋真的会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吗?鸡蛋中的哪些成分会增加了这些风险?我们还要吃鸡蛋嘛?到底该吃多少鸡蛋才算健康?
一、研究说的没错,但不完整!王医生休息期间,认真搜索了这条科普新闻的出处。原来是年2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教授和焦晶晶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全蛋摄入量和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
研究团队得出结论称每天额外摄入毫克膳食胆固醇(约1个半鸡蛋)会增加19%的过早死亡风险,16%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以及24%的癌症发生风险而额外摄入半个鸡蛋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原来其实是过量摄入的胆固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王医生点头道。
“那儿子,胆固醇每天吃多少才算是健康啊”,王大爷接着问道。
“正常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为-毫克,对应每天的动物性食品量为1个鸡蛋、克畜肉、50克鱼肉、1瓶鲜牛乳,而有高胆固醇症的患者每天摄入量就不能超过毫克。爸你最近不是胆固醇稍微有点偏高嘛,所以我今早才叮嘱你最近呀少吃点鱼肉蛋奶之类的食物。”
所以其实啊,这条科普新闻的研究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不全面,容易被大众误解。
那到底过量的胆固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又是如何增加我们患心血管病和癌症的风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二、罪魁祸首原来是胆固醇。我们已经提到,过量摄入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在临床上,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多个临床研究表明,胆固醇过多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我们一起来看:
胆固醇过多可积累在动脉,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简单来说,过多的胆固醇或胆固醇酯在血液内超出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于是在红细胞的胞吞作用及各种分子机制使得胆固醇富集在血管内皮下。
这和我们在用破壁机榨汁时,会有少量的果肉残余在附壁以及长期不清洁的下水管道内壁会很脏是一个道理。
这些附着在血管内皮上的胆固醇会被机体的巨噬细胞(这是巡逻在我们血液、细胞间的“警察”)识别并吞噬。
可是胆固醇实在是太多了,巨噬细胞无法很好的处理分解掉,于是在一系列的反应下就会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
当这些过载胆固醇的巨噬细胞随着血液流动的时候,就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新闻报道说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了,由临床病史资料记录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病患者有高胆固醇症病史,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型疾病并发高胆固醇症的患者的确不在少数。
过量胆固醇在肝脏的积累会加重肝硬化、肝炎。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加工、处理。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的血清浓度可反映脂代谢情况。
可以理解为,胆固醇对我们机体来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化学物质,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少。
肝脏是我们机体胆固醇的“集装箱”和“处理车间”,血液则是“条条大路形成的交通”。
肝脏损伤会使得肝脏处理胆固醇的能力和效率,而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会让肝脏的负荷加重。
胆固醇的含量密切影响着肝脏和血液。
我们当患者出现肝功能受损并出现肝功能障碍时,胆固醇的酯化会出现异常,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就会异常。
尤其是在肝硬化、重症肝炎等肝细胞损伤严重时,患者血液内的过量的胆固醇对于肝脏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当肝功能正常时,要注意不能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以超出肝脏处理能力;肝功能明显受损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严格低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
胆固醇代谢紊乱与肿瘤密切相关。
不知道各位朋友们是否听过“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去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紊乱及异有明显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常伴有血脂代谢异常、肥胖等临床表现。
而血清胆固醇恰恰就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平衡状态被打破、体内高胆固醇和癌症恶性进展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无独有偶,年03期发表的一篇名为《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靶向胆固醇代谢药物的应用》则是提出了通过调整胆固醇的合成、摄取、酯化,使得胆固醇恢复正常水平或者低风险水平,从而减缓胰腺癌的疾病进程。
我们知道,高胆固醇饮食与高胆固醇血症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饮食促进肿瘤增值、侵袭和转移,低胆固醇饮食则可降低癌症风险。
如果可以通过治疗,改变血液胆固醇含量,那自然是从源头上为治疗胰腺癌提供思路。
其实,在生理学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著名学术期刊杂志中,涉及到胆固醇水平对于宫颈癌患者、肺癌患者、肝细胞癌、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也有很多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临床试验研究报道,是否也给我们普通民众一些启示?
既然各种不同类型癌症患者似乎都存在高胆固醇、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并发症,是否也提示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量摄入胆固醇?
对于高胆固醇症、肥胖症、老年人来说,可以定期监测血清胆固醇水平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胆固醇食品摄入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三、这些人群要控制摄入。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鸡蛋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胆固醇更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高胆固醇人群要严格控制鸡蛋等含胆固醇较多的食品的摄入。
像王大爷这样体内胆固醇偶尔偏高、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量,降低胆固醇相关患病风险。
确保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毫克,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询问医生、遵从医嘱的前提下禁食胆固醇食品。
肝炎患者、脂肪肝患者、胆囊炎患者不适合吃,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当我们处理加工胆固醇的“集装箱”和“处理车间”——肝脏出现问题时,建议还是少吃鸡蛋、鱼肉这类含胆固醇较多的食品。
让我们的肝脏好好休息调理,在之后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身体。
王大爷又问道,“除了鸡蛋,还有哪些含胆固醇比较高呢?”王医生听到父亲这么问,特别开心,便继续跟父亲科普。
除了鸡蛋里的蛋黄含胆固醇比较高,其他的还有动物脑和内脏、各种鱼肉类食品,例如:猪脑、羊脑;猪肝、鸡肝、鸭肝;腊肠、肥牛、鸭肉、河蟹;虾皮、蟹黄、奶油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高脂、高油类的食物和深加工食物。
鸡蛋虽好,可不要贪吃哦。“太过则伤身”,鸡蛋作为最受欢迎和最百搭的营养食品也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结语:过量摄入鸡蛋会使得体内胆固醇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吃1到2个鸡蛋可以有效补充蛋白质等身体营养,也可以提高免疫能力。
但是要注意哦,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每天吃一个鸡蛋”,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多吃一个鸡蛋”。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新手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