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上海知青偷生一女,女儿凭3岁记忆寻
2025/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不想见她,我“恨”她,为什么当初她不把我扔在城里?”---张淑凤
俗话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失去母亲的孩子总想找回母爱的温暖,
虽然其中有过“恨”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寻找“知青”妈妈(张淑凤)
她的故事令许多人潸然泪下,切身感受到母女分离之痛。
“寻母”年,一个名叫张淑凤的女人独自坐车来到上海闸北区,
此番她从黑龙江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是有目的的,
那就是寻找到自己的“生母”张菊芬。
张淑凤来到闸北区的派出所:“我想找我的母亲,我母亲从前是知青,她叫张菊芬,你们能帮我查一查吗?”
看到张淑凤的证明之后,民警帮张淑凤搜索了张菊芬的名字,
结果出现多名叫张菊芬的女人,
民警让张淑凤辨认,但张淑凤对母亲的信息所知太少,
最终寻母以“失败”告终。
但是“寻母”的心愿一直在张淑凤的心中,成为抹不掉的痛。
后来的某天,张淑凤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寻亲”节目,
看到别人寻亲成功,张淑凤的希望也熊熊燃起,
她试着和节目组取得联系,并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信寄给节目组,
希望节目组可以找到自己寻找多年的生母。
那么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曾经”年,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番查找,终于取得一些信息,
并将张淑凤请到节目现场。
在工作人员公布查找结果之前,主持人先请张淑凤讲述自己的故事。
张淑凤说:“时间要追溯到年。”
那一年,一名上海来的女知青在黑龙江插队时生下一名女婴,
那名女婴正是张淑凤,女知青正是张菊芬。
等张淑凤有亲生母亲的记忆时,是在3岁,记忆朦胧模糊,
张淑凤说:“我依稀记得3岁那年,家里忽然来了一个女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似乎对我特别感兴趣,虽然我是第一次见她,但是对她却有种很亲近的感觉。”
后来,母亲和那个女人没说几句话,就骂骂咧咧地将她赶出了家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淑凤对那个女人的样貌已然记不清了,
但是那女人带给张淑凤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等到张淑凤8岁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
那个直勾勾盯着自己的女人才是亲生母亲。
那天,张淑凤在院子里玩耍,母亲在街上跟老奶奶聊天,
张淑凤感到有些口渴,跑到母亲跟前要水喝,
母亲将准备好的水拧开盖递给张淑凤。
老奶奶见状说:“这孩子不是上海知青生的吗?”
母亲看着老奶奶笑了笑,又低头看着张淑凤笑了笑。
或许,母亲不知道8岁的张淑凤,已经能听懂她们的谈话了。
“我是上海知青的孩子?”张淑凤自己问自己。
从那时开始,张淑凤就对“知青”有着极大的好奇心。
张淑凤想到村里大队有个知青点,
便悄悄蹲在大队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人在干什么,
尽管张淑凤知道,亲生母亲早已不在知青点了,
但她还是想在这寻找亲生母亲的影子,一点点地拼凑亲生母亲的记忆,
这是幼年时张淑凤心底只有自己知道的小秘密,
张淑凤不敢跟母亲提起亲生母亲的话题:“我怕她伤心。”
转眼间,张淑凤12岁了,
她没有一天忘记过村口老奶奶说的话:“这不是上海知青生的孩子吗?”
“知青”对于张淑凤来说是个非常敏感的词语。
恰巧那天吃饭的时候,母亲提及:“淑凤啊,你堂叔家收留了一个怀孕的知青,等会你去送点东西。”
那段时间,张淑凤总是去五叔家看望那个怀孕的知青,直到那个知青顺利生产,
张淑凤想知道一个母亲生完孩子之后,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张淑凤看到那个女知青面朝墙侧躺着,不看孩子一眼,
张淑凤想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她生下我之后,也不会再看我吧……”
7天之后,那个女知青要走了,女知青对五叔说:“你们家没有孩子,我相信你们会好好对她的。”
女知青对不知世事的婴儿说道:“我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会来看你的。”
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但12岁的张淑凤听懂了。
张淑凤泪流满面地想:“我的亲生母亲也会在我生日的时候来看我的吧。”
张淑凤仔细回想到,3岁那年见到那个直勾勾盯着自己的陌生女人,
好像就是在腊八来到了家里。
但是因为年幼和时间太长,张淑凤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总之,从那之后张淑凤开始期待自己腊八的生日,
每年生日张淑凤都会想:“我的亲生母亲会不会想起我?她为什么不来看我?难道真的不要我了吗?”
从那时起,张淑凤的心里似乎悄悄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17岁那年张淑凤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姓宣的人,
他问张淑凤:“你想见一个你最想见的人吗?”
张淑凤最想见的人只有亲生母亲,她是她日夜思念的人,
但终于有机会的时候,张淑凤却拒绝了。
那一瞬间张淑凤想了许多:“生母之恩不及养母之情,如果我真的去见了,我的养母会不会伤心呢?我不能忘恩负义,我会把养父母照顾好。”
张淑凤固执地认为母亲是故意抛弃她,所以产生了恨意,其中还有对养母的顾及,
最终张淑凤对姓宣的人说:“不见。”
甚至还让其带话:“我不想见她,我“恨”她,她当初为什么不把我扔在城里?”
就这样,张淑凤错过了与前生母亲见面的,最后一次机会。
“抛弃实情”在张淑凤即将出嫁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中美的女人找到她,
王中美说她是张菊芬最好的朋友,从前在同一个生产队上班,
张菊芬曾拜托王中美:“我怀孕马上就要生产了,但是我想把孩子带回去,不想把她扔给别人,你能不能先帮我代养我付抚养费。”
王中美懂得张菊芬的难处,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腊月初七的晚上,张菊芬有了生产的迹象,但是王中美的婆婆却不让了,
甚至推搡着要将张菊芬赶出去:“你马上给我走人,别把孩子生到我家。”
张菊芬的身体已经走不了了,但王中美的婆婆还在撵着张菊芬。
最终,大队书记出面才将事情解决,
张菊芬对大队书记说:“我的孩子要送人,但是要找一户好人家享福,不能让孩子受罪。”
王中美将事情全权告知张淑凤之后,她才懂得了母亲的难处。
“母亲努力过想把我留下,但是最终还是被逼无奈,选择了把我抛弃的这条路,我不再恨她了。”
隔天,张淑凤就跟养母商量:“我要去找我的亲生母亲。”
养母起初是拒绝的,她害怕养育多年的孩子离开自己。
但是看到张淑凤那么坚定,养母于心不忍同意,并告诉张淑凤一条线索:“年,张菊芬在上海和田中学上学。”
年,张淑凤独自来到上海寻母,也就是我们开头看见的那个女人。
结果是以失败告终。
直到张淑凤结婚成家,她也没能找到自己的生母的下落,
还记得媒人来张淑凤家通知典礼时间的时候,张淑凤忽然间想到了生母,
“从前她看我,还是一个3岁的小娃娃,转眼间我就要结婚了,她会不会知道呢?”
张淑凤暗暗在心里和母亲对话:“妈,我要结婚了,我要成大人了,要过以后的人生路了。”
结婚后,张淑凤有了自己的孩子,更加理解生母的苦衷了,
对生母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自己生日的时候,
因为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初七那天,她最难最难,都要生产了被人家赶出来,她的心该有多痛。”
长大后,张淑凤总是在勾画生母生活的踪迹,她做过什么,她经历过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我一定要找她,我哪怕是只见她一面,我也知足了。”
主持人问张淑凤:“如果你见到生母了,你会对她说什么?”
“我会给她道歉,之前说恨她伤她心了,希望她能谅解,也想问问她这些年过得好吗……”
“节目邮差”张淑凤的故事令主持人都落泪了,节目的调查邮差小哥公布了“寻亲”经历,
首先,小哥来到了张菊芬曾经就读的上海和田中学,
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没有查到更多有关张菊芬的信息,只知道她确实在学校就读过。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学校忽然传来一个好消息:“找到了张菊芬当年的一个同班同学。”
根据学校提供的地址,小哥顺利找到张菊芬老同学的家里。
老同学对小哥说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还说了令人心惊的消息:
“有的同学说张菊芬已经因病去世了,但也有人说没有去世,真实情况还不清楚。”
说起张菊芬的住址老同学并不知道,
本以为寻人之路又将面临终止,但剧情峰回路转,
老同学找到了一位曾和张菊芬共同工作过的同事。
这位同事,知道张菊芬的住址,但他充满戒备心不愿将住址告知小哥,
小哥拜托同事将“信”,代为转交给张菊芬,
希望张菊芬能够出席节目,与亲生女儿团聚。
小哥:“这次受邀人的情况比较“特殊”,但是受邀人还是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那个希望之门打开之后,里面走出一个名叫张文斌的男人,
这让在场的人都非常疑惑,主持人:“我们要寻找一个张菊芬的女士。”
张文斌:“我是她弟弟,张菊芬是我姐姐。”
张淑凤迫不及待的问:“你好,张先生,我找的张菊芬为什么没有来呢?”
张文斌说:“我姐姐在年的时候,因为子宫癌去世了。”
这句话直刺张淑凤的心房,她忍了又忍但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下来,
张文斌有些疑惑道:“你是谁啊?”
张淑凤抽泣答道:“我是张菊芬的女儿。”
张文斌非常肯定的说:“不可能,我姐姐从来没说过自己生过女儿,否则我早就去寻找外甥女了。”
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未婚先孕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
张菊芬极有可能对家人隐瞒了自己生过一个女儿的事实。
“我姐姐在黑龙江结婚了,生了两个外甥,绝对不会有流落在外的女儿。”
两人一对张菊芬的年龄、下乡时间、下乡地点等信息后全部相同,
即便如此,张文斌还是不相信眼前的女人是自己的外甥女。
最终,节目组播放了采访老同学的录像,
老同学:“年的时候,我跟张菊芬是同班同学,那时候正好上山下乡,张菊芬是怀着大肚子去的,据说到那儿没多久就生了一个女儿,这是千真万确的。”
即便有同学的证词,张文斌还是肯定道:“绝对不可能,我姐姐到死都没有说自己有过一个女儿。”
张淑凤:“我找的张菊芬,我和她长得很像,我敢确定她就是我母亲。”
说着张淑凤拿出了自己儿时到现在的照片,恰巧,张文斌也带来了张菊芬的照片,
经过比对之后,张文斌不得不相信:“这确实有些像,我觉得这件事基本可以肯定了。”
张文斌感叹中夹杂着遗憾,他说姐姐是在56岁的时候去世的,辛劳了一辈子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去世了……
“你既然早就知道我姐姐是你亲生母亲,为什么不早来找她,现在才来?”
张淑凤年曾来上海寻母,但是并未找到,
张文斌惊讶到:“年……那一年正是我姐姐确诊子宫癌的日子。”
或许母女俩心有灵犀,在母亲即将离开的时候,女儿跋山涉水去寻找,
但母女俩之间终究差了一些缘分,
两年后,张淑芬去世,母女俩就这样戏剧性的错过一次又一次见面的机会。
张文斌说:“我姐姐在临终前,一直想去黑龙江看老朋友,我奇怪她下乡的时候有什么朋友,值得她重病也要去看,原来是想临终前看看自己的女儿。”
在节目上,张淑凤再一次泪崩了,主持人和观众们也都纷纷落泪,
“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她一直想让我过得好,一直记得自己在外的女儿。”
或许,这便是人生中无法挽回的遗憾吧。
“无法再见”张淑凤提出了一个请求:“我想去母亲的坟前祭拜,见母亲最后一面。”
仅这一个心愿,张文斌却拒绝了。
“我姐姐人死在浙江,她的坟也在浙江,这么多年她对女儿只字未提,也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除此之外,张文斌也不希望姐姐在姐夫和2个外甥心里的形象被毁,
毕竟未婚有孕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临走之前,张文斌说:“你可以给我打电话,了解姐姐生前的模样。”
张淑凤点了点头:“那希望舅舅可以替我向母亲上柱香,告诉母亲,女儿回来了。”
虽然最终无法见到母亲,但张淑凤知道了母亲的情况和消息,
虽然结局很遗憾,但母亲却活在了张淑凤的心里,张淑凤的长相里,张淑凤的性格里。
“那年我3岁,今年我45岁,42年了,终究还是都结束了……”
结尾人世间有许多的心酸苦楚,也有许多的遗憾,但是我们要勇敢面对。
虽然没有见到母亲但张淑凤谢谢节目组,也谢谢舅舅,谢谢帮助自己寻母的人,
知道母亲生前过得好,也惦记过自己,张淑凤已然知足了。
谨以此文,希望大家珍惜亲情,和睦相处,幸福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