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精准监测排卵你需要做这些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有研究显示: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妻,他们在不规定同房频次的自然情况下,3个月内的怀孕率是50%,6个月达到75%,12个月超过90%。对于想怀孩子的夫妻而言,选择在排卵前后1~2天同房,怀孕的几率可能会更高,尤其是老公精子质量比较弱的,尽量选择在排卵后即刻同房,受孕几率比较大。由此可见,监测排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旦找准排卵日,并安排在排卵日前后同房,就能更快、更好地帮助备孕夫妇成功怀孕!接下来,就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精准的进行排卵监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排卵?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卵子(其实是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这一过程称排卵。那么,女性为什么会这样神奇有规律的排卵?生理正常的情况下,月经刚开始时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FSH)。FSH的作用是刺激卵巢表面大约20个卵泡的生长,每个卵泡内有一个卵子。在接下去的两周内,卵泡不断长大,同时卵巢分泌另一个重要激素-雌激素。雌激素进入血液并向大脑发出负反馈信号。如果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很高,就会抑制FSH的释放,使得只有一个卵泡能获得足够的FSH刺激并成长为成熟卵泡。这就是大多数人怀孕只会有一个孩子的原因,当然不排除双胞胎甚至多胞胎的情况。雌激素水平升高又会刺激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LH),LH的大量释放使成熟的次级卵母细胞从卵泡内释放出来,这就是排卵。那么如何监测排卵呢?监测排卵的目的是确定患者有无排卵或排卵日,在排卵前的1~2天内,数小时内预知排卵的发生。所以其监测方法有:基础体温(BBT)、宫颈黏液监测、试纸法、性激素测定及超声监测等。各种排卵指标或参数在排卵监测中随着周期的变化有不同的意义。1、基础体温监测:基础体温是什么?中医博士陈静医生在讲座中讲到:人体在较长时间(大于等于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称之为基础体温。人体的体温在不同时间会出现细微的变化。据陈医生介绍,成年女性的体温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波动,特别是排卵日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可以通过测量基础体温推算排卵期是可行的。具体办法是:使用基础体温计或者智能体温计(精度至少达到0.1度),每晚睡前将体温计水银柱摔至36度以下,置于伸手可取的地方。第二天醒来伸手即可拿到体温计进行测量。BBT呈双相:提示有排卵,绝经期妇女或摘除卵巢的妇女无双相。BBT呈单相:提示可能无排卵。注:如果有未排卵闭锁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话,是没有排卵但是也会呈现双相体温的。2、宫颈黏液监测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宫颈不分泌黏液,外阴也十分干燥。此后宫颈分泌少量粘稠而不透明的黏液。到排卵即将发生前,随雌激素高峰的出现,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清亮,量也增多,手指触摸会发现有拉丝现象称为生育型黏液。一般来说,当这种特征最明显的时候,就是排卵期。3、试纸法:除了早孕试纸之外,女性最常用到的可能就是排卵试纸了。由于其操作简便,给很多女性以希望。将试纸放在自己的尿液中,如果试纸的“小窗口”出现两条红线,说明即将排卵。不过比起早孕试纸,排卵期试纸更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而且为了推算结果准确,最好能够保留一个周期内的所有试纸进行颜色深浅的对比,确定准确的排卵时间。4、性激素测定排卵一般情况下,性激素的检测时间是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的,可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医生会根据临床需要而要求患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做检测,以便了解体内的具体内分泌情况。(1)卵泡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状态」。而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少。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如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备功能差,这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如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存的卵泡,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如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可先行降LH治疗;如催乳素(PRL)过高,也会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这时主要用溴隐亭对症治疗即可;如睾酮(T)过高,会影响卵泡的发育,造成无数的小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不发育;如FSH、LH、E2均太低,就可能是下丘脑-垂体性的功能低下,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替代治疗。(2)排卵期检测: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6~17天测定性激素,结合B超,可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此期,只测定FSH、LH、E2、P有意义。当E2正常,卵泡大小也正常,LH有峰值,P值不高,是理想的排卵条件,预计可于LH峰出现后的24~36小时排卵。此期的激素水平分泌异常,会引起卵泡发育与排卵障碍。如E2过低,而超声显示卵泡大于或等于1.8cm,可考虑卵泡未发育成熟或此为空卵泡;如E2正常,而卵泡小于或等于1.6cm,可能刚排卵或有多个小卵泡发育,还有遗漏的可能;如E2正常,卵泡大于或等于1.8cm,LH无峰值出现,说明性腺轴正反馈机制障碍或卵泡未熟;如E2过高,还可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如卵泡小于或等于1.4cm,LH或P已升高,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如P大于2ug/L,提示子宫种植窗口关闭,囊胚着床机会下降。(3)黄体期检测:在月经周期的第21~22天,测定E2与P,以了解黄体功能,一般于排卵后的6~7天测定较为准确。如在黄体高峰期,P值过低(10ug/L),提示无排卵或无排卵黄素化;如P在10~15ug/L之间,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或卵泡不破裂黄素化;如P大于15ug/L,提示黄体功能正常。但此时E2过低,亦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之一,需要对症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有时也是卵泡的质量问题,主要在排卵前进行处理。5、超声显像监测(B超)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监测,观察卵泡直径的变化,在排卵前4天的卵泡直径平均每日约增3mm,在排卵前卵泡成熟约17~25mm,排卵后卵泡消失,连续监测可见在排卵前卵泡不断长大,当最大的卵泡消失时,提示发生排卵。(此方法准确可靠,但需连续监测,费用高,麻烦)。在所有测排卵的方法中,目前最为准确的是阴道B超监测法,它不仅可以测出两侧卵巢中是否有优势卵泡,同时还能测出优势卵泡的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等,不过这种方法一般只有患者确实需要时才使用,比如有些宫外孕的女性,左侧输卵管已经被切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的左侧卵巢排卵,是无法怀孕的,因此可以通过做B超观察是哪一侧卵巢排卵,用B超监测卵泡,最好找固定的医生监测,当医生从某个角度观察到一个优势卵泡时,下次再从同一个角度去监测这个卵泡的发育情况会更好。不同的医疗机构,不同的医生,判断都可能出现差异。尽管B超监测卵子是目前最准确的方法,但排卵只是受孕成功的要素之一,即使监测到卵子发育成熟即将排出,也不一定能保证“百分百中”,除了身体条件之外,心理因素也很可能影响受孕的过程。怀孕本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刻意进行人为干是不科学的,往往越着急越可能怀不上。以上5种方法均可监测排卵,各有利弊,联合两种方法以上准确率更高!如果你有任何备孕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告诉小编你的困惑,同时可以加入我们的备孕妈妈群,营养师和中医专业指导备孕,加入备孕群步骤: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zl/110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