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问答NO3833岁子宫内膜轻度

2020-11-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6084104.html

问:

  

33岁患者,半年前外院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用地屈孕酮每天20mg,每月10天,4个月后停药,用药后复查彩超子宫内膜不厚。现因停经3个月,阴道淋漓出血1个月来诊,彩超报内膜2.4cm,再次诊刮病理回报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伴部分轻度非典型增生,请问怎样处理更好?

  

医院李慧玲老师解答:

  

1.患者33岁,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用地屈孕酮转化子宫内膜4个月,没有再次诊刮病检。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以上的病变治疗后一定要再次诊刮病检,以明确病变是逆转还是加重了。

  

子宫内膜病变用药后不能依据B超报告的子宫内膜厚薄来决定,而一定要依据再次诊刮后的病检结果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因为即使子宫内膜薄,也有内膜癌的风险。

  

患者现在子宫内膜厚,诊刮后病检报告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伴部分不典型增生,病情较前加重了。

  

2.建议使用普维拉(甲羟孕酮mg/片)半片,连续用3个月后,建议宫腔镜下诊刮并病检。如果内膜逆转了,可考虑使用曼月乐环,功血指南明确指出,曼月乐环(LNG-IUS)可用于子宫内膜逆转后的治疗;如果未逆转,仍需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年功血指南上指出:年龄40岁,不要求生育者,有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以上的病变,建议切除子宫。但患者只有33岁,所以还是孕激素治疗。亦有研究认为LNG-IUS比口服孕激素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口服孕激素治疗不典型增生的转化率为69%,而LNG-IUS可达90%。

  

3.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是因为排卵障碍,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在单一的雌激素作用下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病变。所以我们要找到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根源,通过查体及化验,了解患者是否是PCOS,是否存在肥胖的问题。在用大剂量的孕激素转化内膜时,同时也要治疗成为子宫内膜病变高危因素的疾病。

  

肥胖与高胰岛素血症是引起内膜病变的两个独立因素,换句话说,高胰岛素血症不伴有肥胖,或肥胖不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都可与内膜癌相关。如存在血脂高或糖尿病,则需内科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在用孕激素转化内膜的同时,一定要让患者减肥、多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使用二甲双胍来改善胰岛素抵抗,这样在治疗子宫内膜病变时,降低其高危因素,更有助于子宫内膜逆转。二甲双胍片有一些降糖以外的益处,包括PCOS的治疗和抗肿瘤作用。

  

机体很多肿瘤的发生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关,糖尿病是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的风险因素,与这些风险因素相关时,二甲双胍在治疗上就能派上用场。2型糖尿病最显著的特点是肥胖,而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但并不是所有肥胖都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只有存在胰岛素抵抗者才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而这时二甲双胍作用体现为:(1)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卵巢功能,诱发排卵,保护子宫内膜;(2)通过Amp通路激活的蛋白激酶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可影响代谢功能。

  

使用达英-35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EAH)和早期子宫内膜样癌(EEC),此方案更适合于年龄小于40岁的EAH或EEC中具有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并且不肥胖的患者(否则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有血栓的风险)。达英35中的炔雌醇、环丙孕酮以及二甲双胍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提高内膜的孕激素受体、改善内膜的反应性,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hl/116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