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雪梅主任专访宫颈癌诊治经验分享

202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推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传播和指导广大地区正确认识并实践宫颈癌防治知识,年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研立项的《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正式启动。2月22-24日,《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济南站(第十期)打响了新年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年的帷幕。本次巡讲秉承以往巡讲风格,面向基层、实用性强、着眼临床,获得与会医生一致好评。在此次会议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接雪梅主任,请其分享了宫颈癌诊治方面的经验。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接雪梅教授:目前,病理诊断是确诊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金标准,但对于如何取病理仍众说纷纭。宫颈组织活检和宫颈管搔刮组织活检自然是必须的。阴道镜下进行碘试验、醋酸白试验等,可发现病变的确切部位,在病变的确切部位上取活检,会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的准确率,提高诊断效率。因此,我们一般建议在阴道镜下经过一系列检查有针对性地取活检联合宫颈癌管搔刮组织活检,这是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良好方案。

年轻女性在早期诊断时发现患

有宫颈癌,该何去何从

接雪梅教授:宫颈癌在女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二,且近二十年,宫颈癌发病日趋年轻化,尤其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较二十年前年轻10岁左右,这十分令人担忧。年轻的宫颈癌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应结合患者是否有生育需求、病变分期等具体情况。若患者疾病为早期且有生育要求,建议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并根据患者宫颈情况选择宫颈切除、锥切等手术方式。若患者无生育要求或病变分期属晚期,建议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并进行淋巴结清扫,但若患者较为年轻,建议保留两侧卵巢,可将卵巢移位或移植到术后放射治疗放射野以外的部位,保持卵巢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行这类手术时应主要保持卵巢的血运,以保证卵巢功能的正常。

当妊娠遇上宫颈癌,

妇产科医生应该怎样选择

接雪梅教授:若患者妊娠后确诊患有宫颈癌,行宫颈癌手术治疗时涉及胎儿是否保留,在此问题上我们遵循的宗旨是患者生命最为重要,故需根据患者病情分期以及患者孕周数进行判断是否继续妊娠。若患者处于孕早期且病情分期较高,建议放弃胎儿进行手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患者处于孕中期且经过评估患者病情可继续等待,建议延迟治疗直至胎儿成熟。若患者处于孕晚期,则尽可能保留胎儿,患者完成生育后,经过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根据患者病情分期及患者是否还有生育需求等因素选择手术类型和范围。

TCTVSHPV

接雪梅教授: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可通过宫颈癌筛查在癌前病变期检测出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阻止进一步发展,从而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因此宫颈的癌前病变筛查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TCT与HPV检测的联合筛查。这两种筛查方式具有互补性,可提高筛查的准确率。TCT检查可以发现可疑细胞,配合进一步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确诊。HPV检查固然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感染HPV病毒,并非一定存在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可采取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进行确诊,但鉴于我国阴道镜医生人数不足,建议仍采取TCT检查联合HPV检测,若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也可只进行TCT检查。

接雪梅女55岁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副部长,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妇科肿瘤的诊治及手术(经腹小切口、经阴微创手术、宫腹腔镜手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社会兼职:

山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老年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盆底、泌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品质管理委员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盆底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女性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无气腹腔镜委员会委员

济南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济南市微创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济南市妇科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

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女性微生态检验与临床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师协会妇幼保健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师协会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声明: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妇产科在线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科学领域专业学术媒体

投稿与合作

请联系邮箱:fcktougao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zqszy.com/zgahl/116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