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中了风前传
2021-3-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是什么让你中了风?
文艺女青年:爱情。
经济学家:中国股市。
上学的孩子:作业。
你老公:双12。
。。。。。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老人中风的事情,我们正好讲到瘀血,就顺带着把中风也讲一讲,我掰着脚趾一算,你们差不多都和我一样大,父母亲也都到了60多岁的年纪,所以预防中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把中风的原因讲给你们听,你们就会发现中风完全可以早知道早预防,没那么“突然”。
在了解中风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前传。
为了勾引你们学习中医知识,我师徒二人也算是走上不归路了。。。。
好吧,无知觉的肉蒲团(肢体麻木)。。。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种可能。
一、寒凉引起的血液凝结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大汗过后,受了风寒引起的。
出汗时,毛孔都张开了,此时如果风寒来袭,就很容易通过毛孔钻到体内,侵入血管,造成血液的寒凝,然后就会引起肢体疼痛或者麻木,这在中医里叫做“血痹症”。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上周四我写过一个甘肃临夏的一个女士,她是腰腿疼痛无法走路,我推荐她用了四逆汤加桂枝茯苓丸加葛根,效果不错。后来因为忙就没再怎么联系。没想到上周我写完她的医案后,她立刻给我回复了邮件,讲了用完四逆汤和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后,又用了20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效果。我这才想起,她在吃完第一个药方后,电话说症状缓解很多,但是胯骨处又出现新的疼痛,而且有麻木的感觉,到医院检查后医生怀疑是股骨头坏死。当时她很紧张地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根本不会治疗股骨头坏死,我只是根据她肢体麻木,体内又有瘀血的情况,建议她服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然后她就再没有了回音,我以为她并没有服药,也就淡忘了。
这是她上周四看完帖子后给我的回信。
请注意看,她信里用了“身体跟好了一样,什么症状都没有了”的字样。要知道,她的顽疾已有2年有余,每天都要靠吃止痛片才能生活,行走、弯腰和下蹲都完全不可以。可是在服用了中药40服之后,在被医生怀疑股骨头坏死之后,她居然可以恢复到“身体跟好了一样”。。。。不得不令人叹服中医药的神奇。
那她在信中提到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就来好好解析一下这个专门治疗“血痹症”的千古名方。
《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60克,桂枝20克,芍药20克,生姜30克,大枣20克。(剂量来自《中医十大类方》,请协商当地中医用药)
我们用圆圈理论来解读一下这个药方是怎么工作的:
肝藏血、肺主气,要想推动瘀血,必须补肺气的同时通经化瘀。所以这个方子一方面用生姜、桂枝,暖肝升陷开痹涩,芍药滋养肝血,另一方面用黄芪推动气机,疏通经络,同时大枣补中。简简单单五味药,原理清晰,各司其职,直达目的,疗效神奇。
所以同理可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只要是由寒凉引起的肌肉酸痛、麻木、僵硬,都可以使用此方,尤其是那些夏天因为吹了空调而导致肩颈问题的同学,看到这里可以留下热泪了。。。。咱老祖宗早就料到,咱们这些不省心的现代化能带来多少身体问题,药方都准备好了。别傻不拉叽地愣着了,赶紧拿着药方去找个医生开药吧,早吃早好,这也不是什么大病。
二、气血双虚引起的经络痹涩
这个就是正儿八经的中风前兆了。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还是用图解吧:
中风,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中气不足,经络痹涩,气机无法推动血液前行到四肢末端。这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就是经常性的手麻、脚麻。这种情况多发于身体虚弱的老人,因为他们多半都气血双虚。除了手脚麻木以外,还会有手脚的皮肤枯槁、关节活动不灵活等症状。这是因为肺主皮毛,肺气虚了以后,皮毛得不到煦濡,所以很容易干枯;肝主筋,肝血虚了以后,筋得不到濡养,就会肢节枯硬。
那怎么就会“突然”造成中风的症状呢?黄源御先生的《四圣心源》里是这样解释的:上述中气不足,经路痹涩,常常手脚麻木的人,在突然情绪激动,或者遭遇风寒之后,毛孔会闭合,把邪气(古人认为坏情绪也是一种邪气)都闭藏在体内,郁郁不得发。而气郁后多半会产生热,热气把经络关节蒸腾得很枯燥,因此会引起经脉急挛,肌肉蜷缩,无法屈伸,麻痹不仁等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瘫痪。要是这股子邪气蒙蔽在了心肺,就会出现口眼歪斜、无法言语的现象。
因此,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在讲解中风这个病的时候,就特别强调说不能用风药。他说他一辈子见过所有的中风病人,没有一个人是用风药治好的。所谓风药就是祛风散寒的药。因为根据刚才对中风的解析,你们就会发现,这个病的根本并不在于受风,也不在于受寒,而是因为气血双虚的缘故。所以只有通过补气、化瘀、养血,疏通经络的办法,才能有效地治疗中风。
如果你今天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恭喜你,你已经比很多医生都厉害了,因为你明白了中风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向,至于到底应该用什么方药来治疗中风,请看明日的“中风后传之:无知觉的肉蒲团,让我来救你”。
《懒兔子》版权说明:
本